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2025年18期
专题报道——脑卒中防治/论著

悬吊下数字作业疗法联合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在老年女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周群芳;林大样;

目的 探讨悬吊下数字作业疗法联合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在老年女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老年女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4年10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10例女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的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5例,训练组患者给予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联合组患者在训练组的基础上给予悬吊下数字作业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上肢运动能力、肩关节外展角、上肢Brunnstrom分期、神经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为(39.81±6.05)分、Wolf运动功能评定量表(WMFT)评分为(31.37±6.15)分,均高于训练组的(36.07±5.61)分和(27.26±5.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62、2.994,均P<0.05)。干预后,联合组肩关节前屈角度为(141.21±7.85)°、外展角度为(124.21±10.51)°,均优于训练组的(135.92±8.16)°和(117.38±1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65、3.421,均P<0.05)。干预后,联合组偏瘫患侧上肢Brunnstrom分期情况优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为(49.31±6.24)分,高于训练组的(46.34±5.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2,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1.08±2.07)分,低于训练组的(12.59±2.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8,P<0.05)。干预后,联合组干预满意度为89.09%(49/55),高于训练组的72.73%(4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7,P<0.05)。结论 悬吊下数字作业疗法联合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可以帮助老年女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上肢关节灵活度,扩大上肢肢体活动范围,提升上肢肌力,改善患者上肢运动能力和神经功能,并对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5 年 18 期 v.40 ; 浙江省温州市基础性公益科研项目(Y20240204)
[下载次数: 1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吴琪芬;刘婧飞;张翼;

目的 探究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3年5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113例,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抑郁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将发生抑郁的患者纳入抑郁组(51例),未发生抑郁的患者纳入非抑郁组(62例),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13例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其中51例被诊断为抑郁症(抑郁组),抑郁症发生率为45.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年龄、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MI)、居住情况、饮酒史、吸烟史、家庭年收入、民族、工作状态、既往病史及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抑郁组无配偶、绝经、脑卒中复发、功能障碍、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均高于非抑郁组,雌二醇(E2)水平低于非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多次发病、功能障碍、FSH及LH是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有配偶、E2则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曲线AUC值为0.867(95%CI=0.790~0.923),灵敏度为88.24%,特异度为72.58%,约登指数为0.608,提示该模型在区分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是否会发生抑郁症时具备较高的预测效能。结论 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风险高,有配偶、绝经、多次发病、功能障碍、E2、FSH及LH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应重视上述因素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2025 年 18 期 v.40 ; 浙江省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SJZC06)
[下载次数: 1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早期康复模式对绝经后期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的影响

王秀秀;潘思忆;潘蓉蓉;

目的 探讨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早期康复模式对绝经后期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4年3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就诊的108例绝经后期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常规康复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精细化组(进行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早期康复模式训练),每组各54例患者。比较常规康复组和精细化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手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平衡功能及功能性步行能力。结果 干预前,常规康复组和精细化组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相似(均P>0.05);干预后,常规康复组和精细化组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有所降低,运动功能有所提高,精细化组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评分[(11.36±2.50)分]降低幅度,上肢运动功能评分[(47.50±3.61)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22.35±1.84)分]提高幅度均较常规康复组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12.49±2.35)分、上肢运动功能(45.81±3.49)分、下肢运动功能(21.48±1.97)分]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神经缺损程度=2.420、t上肢运动功能=2.473、t下肢运动功能=2.372,均P<0.05)。干预前,常规康复组和精细化组患者的手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相似(均P>0.05);干预后,常规康复组和精细化组患者的手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所提高,精细化组患者的手部功能[(2.85±0.47)个]和日常生活能力[(67.14±5.39)分]提高幅度均较常规康复组患者的[手部功能(2.64±0.53)个、日常生活能力(64.78±5.43)分]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手部功能=2.178、t日常生活能力=2.267,均P<0.05)。干预前,常规康复组和精细化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相似(均P>0.05);干预后,常规康复组和精细化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所提高,精细化组患者的认知评估评分[(24.38±5.16)分]、精神状态评分[(23.26±4.18)分]提高幅度均较常规康复组患者的[认知评估评分(22.17±5.03)分、精神状态评分(21.43±4.59)分]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认知评估=2.254、t精神状态=2.166,均P<0.05)。干预前,常规康复组和精细化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功能性步行能力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常规康复组和精细化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功能性步行能力有所提高,精细化组患者的平衡功能[(34.76±5.81)分]和功能性步行能力[(3.78±0.91)分]提高幅度均较常规康复组患者的[平衡功能(31.85±6.07)分、功能性步行能力(3.42±0.75)分]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平衡功能=2.545、t功能性步行能力=2.243,均P<0.05)。结论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早期康复模式对绝经后期脑卒中患者的运动障碍、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均产生积极影响,通过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系统化的康复训练及多方面的治疗手段有助于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2025 年 18 期 v.40 ;
[下载次数: 1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绝经后期脑梗死患者雌激素水平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分析

姬蒿;张静静;钟欢欣;

目的 探讨绝经后期脑梗死患者雌激素水平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 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绝经后期脑梗死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绝经后期健康女性8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hs-CRP、Cys C、Hcy水平。比较两组血清E2、LH、FSH、hsCRP、Cys C、Hcy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雌激素与hs-CRP、Cys C、Hcy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绝经后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E2、LH、FSH水平分别为(71.23±8.95) pmol/L、(42.31±5.46) IU/L、(45.62±5.78) IU/L,均低于对照组的(97.64±12.13) pmol/L、(51.48±7.27) IU/L、(61.29±9.42) I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43,10.087,14.370,均P<0.05)。观察组血清hs-CRP、Cys C、Hcy水平分别为(6.97±1.56) mg/L、(1.37±0.31) mg/L、(21.34±4.68)μ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2.14±0.43) mg/L、(0.82±0.19) mg/L、(10.49±2.57)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86,14.358,19.182,均P<0.05)。Pearson分析显示:E2与hs-CRP、Cys C、Hcy均呈正相关(均P<0.05),LH与hs-CRP、Cys C、Hcy均呈正相关(均P<0.05),FSH与hs-CRP、Cys C、Hcy均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2、LH、FSH、hs-CRP、Cys C、Hcy均为绝经后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绝经后期脑梗死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降低,血清hs-CRP、Cys C、Hcy水平升高,且雌激素水平与hs-CRP、Cys C、Hcy密切相关,值得临床借鉴。

2025 年 18 期 v.40 ;
[下载次数: 1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绝经后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分析

王丽;唐瑶瑶;

目的 分析绝经后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就诊于浙江省台州医院的90例绝经后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有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分为无事件组(63例)和有事件组(27例)。分析绝经后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吸烟、饮酒、运动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脑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536)、吸烟(OR=2.772)、饮酒(OR=1.737)、脑血管病家族史(OR=3.180)、高血压(OR=12.312)、高血脂(OR=3.978)、NYHA心功能分级(OR=1.089)、低密度脂蛋白(OR=6.198)、cTnI(OR=7.044)、NT-proBNP(OR=10.334)是绝经后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年龄、吸烟、饮酒、脑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NYHA心功能分级、低密度脂蛋白、cTnI、NT-proBNP是绝经后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应给予更多关注,并给予个体化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2025 年 18 期 v.40 ;
[下载次数: 2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绝经后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及与认知损害的关系分析

蔡叶;

目的 探讨绝经后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及与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金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绝经后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脑卒中后6 h内就医作为判断标准,按是否存在就医延迟情况分为及时组(39例)与延迟组(61例)。采用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时状态、入院基本情况、脑卒中认知水平及认知损害发生情况。结果 延迟组≥65岁的患者比例为62.30%(38/61),居住地为农村/城郊的患者比例为49.18%(30/61),无脑卒中家族史的患者比例为65.57%(40/61),均高于及时组[48.72%(19/39),25.64%(10/31),38.46%(15/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31,5.493,7.066,均P<0.05)。延迟组脑卒中认知水平评估表中疾病常识评分[(14.38±3.25)分]、疾病预防评分[(13.64±2.68)分]、发病治疗评分[(14.49±2.17)分]、并发症评分[(11.37±3.26)分]、合理饮食评分[(12.58±3.21)分]以及总分[(69.57±2.59)分]均低于及时组[(16.24±2.31)分,(15.72±3.05)分,(16.84±2.04)分,(13.54±5.34)分,(14.71±4.52)分以及(74.61±4.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5,3.586,5.405,2.526,2.574,7.277,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居住地为农村/城郊、疾病常识少、疾病预防差是绝经后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的危险因素,合并脑卒中家族史是就医延迟的保护因素(均P<0.05)。延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Mo CA量表)记忆能力评分[(2.93±0.68)分]、语言流畅能力评分[(2.23±0.56)分]、视空间执行能力评分[(3.25±0.53)分]、命名能力评分[(2.34±0.41)分]、注意力及计算能力评分[(3.13±0.51)分]、抽象概括能力评分[(1.39±0.37)分]、定向力评分[(5.36±0.34)分]以及总分[(20.75±0.44)分]均低于及时组[(3.47±0.52)分,(2.51±0.47)分,(3.51±0.46)分,(2.53±0.52)分,(3.37±0.47)分,(1.61±0.54)分,(5.52±0.35)分以及(22.49±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29,2.592,2.516,2.033,2.365,2.418,2.267,19.800,均P<0.05)。结论 年龄、居住地以及脑卒中认知水平是绝经后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就医延迟会加重患者的脑组织损伤,增加其出现认知损害的风险。

2025 年 18 期 v.40 ;
[下载次数: 1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572,620
今日访问量: 246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