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2025年14期
专题报道——乳腺癌的防治/论著

南昌地区乳腺癌患者焦虑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小英;肖瑛;宋小玲;

目的 调查南昌地区乳腺癌患者焦虑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南昌市人民医院(南昌市第三医院)治疗的1 20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评价患者焦虑情况,0~4分为正常,为乳腺癌组(626例);5分及以上表示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为乳腺癌合并焦虑组(574例)。整理并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肿瘤分期、家庭陪伴、治疗方式、婚姻状态、职业、经济水平、患病时长、疼痛程度、是否化疗、是否乳房全切及是否内分泌治疗,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疼痛程度,单因素分析两组年龄、文化程度、肿瘤分期、家庭陪伴、婚姻状态、职业、经济收入、患病时长、疼痛程度、是否化疗、是否乳房全切及是否内分泌治疗情况,对有临床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肿瘤分期、家庭陪伴、患病时长、疼痛程度、是否化疗、是否乳房全切及是否内分泌治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婚姻状态及职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肿瘤分期、家庭陪伴、患病时长、疼痛程度、是否化疗、是否乳房全切及是否内分泌治疗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陪伴(OR=4.563,95%CI:1.653~6.896)、患病时长(OR=3.372,95%CI:1.149~5.062)、疼痛程度(OR=4.028,95%CI:1.462~7.158)、是否化疗(OR=3.753,95%CI:1.242~5.486)、是否乳房全切(OR=3.567,95%CI:1.275~5.152)及是否内分泌治疗(OR=3.082,95%CI:1.251~4.957)是乳腺癌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受到家庭陪伴、患病时长、疼痛程度、是否化疗、是否乳房全切及是否内分泌治疗的影响,需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2025 年 14 期 v.40 ; 江西省教育厅基金科研项目(2020-ZZJH-158)
[下载次数: 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女性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谢婷;高杨虹;周芳;

目的 了解女性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西湖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5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及疾病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采用中文版癌症疲乏症状量表(C-CFS)、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疲乏症状及焦虑、抑郁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25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PSQI量表总分为(7.21±1.95)分,存在睡眠障碍(PSQI量表总分>7分)161例,占62.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4岁(OR=2.152,95%CI:1.240~3.669)、TNM分期(Ⅲ~Ⅳ期:OR=4.033,95%CI:2.980~9.372),乳房缺失(OR=2.080,95%CI:1.228~3.523)、有生育意愿(OR=2.318,95%CI:1.296~4.077)、焦虑(OR=2.535,95%CI:1.348~4.764)、抑郁(OR=3.106,95%CI:1.489~6.475)、癌因性疲乏(OR=1.298,95%CI:1.037~1.626)是女性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女性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受年龄、TNM分期、乳房缺失、生育意愿、焦虑、抑郁及癌因性疲乏影响,应早期识别睡眠障碍高风险人群,做好心理干预与疾病健康指导。

2025 年 14 期 v.40 ; 浙江省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2022PY079)
[下载次数: 2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心电图对乳腺癌患者放疗后近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评估价值

郭锦丽;吴彩云;

目的 探究心电图对乳腺癌患者放疗后近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台州市肿瘤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放疗,且在放疗前后均进行心电图检查,记录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1年的MACE发生情况,评估心电图指标对MACE发生情况的影响,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诊断价值。结果 放疗后患者QT期间离散度、心率及P-R间期分别为(24.93±5.14)ms、(79.00±8.00)次/min及(149.38±6.71)ms,均显著高于放疗前的(21.30±2.80)ms、(74.00±6.00)次/min及(144.13±4.96)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02、5.000及6.292,均P<0.05)。合并近期MACE患者QT期间离散度、心率及P-R间期分别为(27.80±2.50)ms、(84.00±3.00)次/min及(153.90±2.47)ms,均高于未合并近期MACE患者的(23.65±3.09)ms、(77.00±2.00)次/min及(147.36±6.20)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68、13.770及5.662,均P<0.05)。合并远期MACE患者的QT期间离散度、心率、QRS波时限及P-R间期分别为(28.03±1.55)ms、(85.00±2.00)次/min、(87.10±4.00)ms及(154.00±1.80)ms,均显著高于未合并远期MACE患者的(21.50±2.00)ms、(72.00±1.00)次/min、(79.60±4.20)ms及(145.13±2.30)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380、40.010、9.133及21.620,均P<0.05)。QT期间离散度、心率及P-R间期是近期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QT期间离散度、心率、QRS波时限及P-R间期是远期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QT期间离散度、心率、QRS波时限、P-R间期及联合检测对近期MACE诊断的AUC分别为0.750、0.687、0.667、0.672及0.833;对远期MACE诊断的AUC分别为0.760、0.733、0.720、0.669及0.851。结论 乳腺癌患者放疗后心电图相关指标QT期间离散度、心率及P-R间期均高于放疗前,且发生MACE的患者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上述指标对近远期MACE的发生、发展存在影响,且诊断价值较高。

2025 年 14 期 v.40 ;
[下载次数: 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陈媚媚;鲁佩佩;

目的 调查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就诊的乳腺癌化疗患者100例,采用癌因性疲乏修订量表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现状调查,统计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同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研究对象中有74例患者存在癌因性疲乏,癌因性疲乏发生率为74.00%。癌因性疲乏组与非癌因性疲乏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是否存在睡眠障碍、是否存在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肿瘤分期、病程、白细胞是否减少、是否存在基础疾病史及是否出现化疗不良反应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低(OR=2.063,P<0.05)、存在睡眠障碍(OR=1.799,P<0.05)、存在焦虑抑郁不良情绪(OR=1.866,P<0.05)、肿瘤分期晚期(OR=1.539,P<0.05)、病程长(OR=1.723,P<0.05)、白细胞未减少(OR=2.149,P<0.05)以及出现化疗不良反应(OR=1.956,P<0.05)是乳腺癌化疗患者发生癌因性疲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概率较高,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低、肿瘤分期为晚期、病程较长、存在睡眠障碍、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以及化疗期间白细胞未减少、出现化疗副作用等均是乳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5 年 14 期 v.40 ;
[下载次数: 1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王茹稼;蒋玲燕;陈意;

目的 探讨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1月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氟维司群治疗)和观察组(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每组50例患者。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凋亡相关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分别为(33.17±4.29)U/ml和(31.25±4.38)U/ml,癌胚抗原(CEA)水平分别为(7.28±1.36)ng/ml和(6.69±1.25)ng/ml,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分别为(19.38±4.72)U/ml和(17.26±4.35)U/ml,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分别为(29.46±3.51)U/ml和(27.98±3.45)U/ml;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CA15-3水平分别为(34.61±4.52)U/ml和(29.18±4.57)U/ml, CEA水平分别为(7.69±1.42)ng/ml和(6.12±1.34)ng/ml, CA125水平分别为(20.76±4.53)U/ml和(15.39±4.06)U/ml, CA19-9水平分别为(30.71±4.26)U/ml和(26.54±3.06)U/ml。对照组治疗前后Caspase-3蛋白水平分别为(43.91±7.62)和(39.87±8.14),诱骗受体3水平分别为(32.52±4.71)和(30.42±3.97),环氧合酶-2水平分别为(24.58±3.71)和(22.48±5.97);观察组治疗前后Caspase-3蛋白水平分别为(46.23±7.90)和(36.42±8.25),诱骗受体3水平分别为(33.98±4.52)和(28.65±3.72),环氧合酶-2水平分别为(25.41±3.29)和(20.04±5.72)。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凋亡相关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凋亡相关因子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4.00%)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更高(χ2=4.00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1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1,P>0.05)。结论 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2025 年 14 期 v.40 ;
[下载次数: 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妇女保健/论著

TECAR疗法治疗女性产后腹壁松弛的效果分析

曾娴;陈俊;

目的 分析TECAR疗法治疗女性产后腹壁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9月—2024年5月就诊于十堰市人民医院的150例产后42 d至3月女性,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0例女性。空白组女性不进行腹部干预治疗,对照组女性采用腹部电刺激治疗,研究组女性采用TECAR疗法。比较3组女性治疗前后腹直肌厚度、腹直肌宽度、皮下脂肪厚度、腹直肌间距、腹直肌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腹直肌弹性系数(KPs)、腹围。结果 治疗前,3组腹直肌厚度、腹直肌宽度、皮下脂肪厚度、腹直肌间距、PSV、RI、KPs、腹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组腹直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腹直肌宽度、皮下脂肪厚度、腹直肌间距、PSV、RI、KPs、腹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ECAR疗法有利于改善产后腹壁松弛女性腹壁形态和肌肉功能,同时提升腹壁弹性和紧致度。

2025 年 14 期 v.40 ;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WJ2021Z417); 湖北省十堰市引导性科研项目(22Y53)
[下载次数: 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534,722
今日访问量: 83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