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亮丙瑞林联合地屈孕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窦卵泡计数和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
郑晶;江婷婷;目的 分析醋酸亮丙瑞林联合地屈孕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窦卵泡计数(AFC)和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3月—2023年9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不同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应用醋酸亮丙瑞林,55例)和治疗组(应用醋酸亮丙瑞林+地屈孕酮,5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AFC、卵巢体积、异位灶直径、实验室指标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50/55,90.91%)高于对照组(41/55,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3,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水平,AFC,卵巢体积,异位灶直径,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醋酸亮丙瑞林联合地屈孕酮可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水平,血清HE4、VEGF、TIMP、MCP-1水平以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增加AFC和卵巢体积,提高临床疗效。
地塞米松在晚期早产选择性剖宫产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秦帆;李晓红;卢章霞;钟西鹤;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在晚期早产选择性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瑞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6例晚期早产选择性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74例,对照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对症支持治疗,待产,并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观察组入院待产期间采用予地塞米松肌内注射,6 mg/次,12 h/次,连续使用48 h。余处理与对照组一致。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包括:年龄、孕周、体质指数、新生儿Apgar评分、母体产后并发症(产褥感染)、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湿肺、感染性肺炎、颅内出血)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为(9.97±0.16)分和(10.00±0.00)分,对照组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为(9.92±0.37)分和(10.00±0.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间在新生儿出生后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以及反射方面无显著差异。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新生儿总发病率18.91%较对照组良好(P<0.05);其中观察组新生儿湿肺9例,显著低于对照组21例(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新生儿NRDS 2例,对照组9例(12.50%),观察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3例,对照组11例(15.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地塞米松能显著改善晚期早产选择性剖宫产新生儿的预后,具有较好的肺功能保护作用,有利于降低新生儿湿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肺炎的发生,并不会增加母体产褥感染等发生率,但对新生儿出生阿普加评分及颅内出血方面改善效果不明确,临床对于早产选择性剖宫产方面,仍需做好预防。
子痫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筛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吴春燕;朱文生;袁里朝;目的 通过分析子痫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筛查结果,探讨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4年2月—2025年2月金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子痫前期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孕检的5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糖代谢指标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患者自身疾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7例)、重度组(23例)。根据患者妊娠结局情况,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40例)、妊娠结局不良组(20例)。对比轻度组、重度组、妊娠结局良好以及妊娠结局不良患者发热糖代谢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分析糖代谢指标与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4.69±0.80 mmol/L vs. 5.84±0.92 mmol/L、6.94±1.05 mmol/L vs. 8.33±1.24 mmol/L、5.43±0.97%vs. 6.12±1.13%、8.46±1.76 mU/L vs. 10.35±2.51 mU/L、1.34±0.39 vs. 1.64±0.60)水平均得到升高(P<0.05)。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FPG、2 h PG、HbA1c、FINS、HOMA-IR(5.25±0.86 mmol/L vs. 6.79±1.01 mmol/L、7.72±1.11 mmol/L vs. 9.32±1.35 mmol/L、5.76±1.01%vs. 6.71±1.21%、9.79±2.30 mU/L vs. 11.25±2.93 mU/L、1.52±0.41 vs. 1.82±0.63)水平均得到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组、重度组分娩孕周时间提前,新生儿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水平降低;发生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胎儿宫内窒息、足月胎膜早破情况均升高(P<0.05)。与妊娠结局良好组相比,妊娠结局不良组FPG、2 h PG、HbA1c、FINS、HOMA-IR(5.36±0.94 mmol/L vs. 6.79±1.06 mmol/L、7.75±1.11 mmol/L vs. 9.49±1.30 mmol/L、5.68±1.01%vs. 7.01±1.26%、9.84±2.94 mU/L vs. 11.36±3.67 mU/L、1.46±0.40 vs. 2.01±0.80)水平均得到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FPG、2 h PG、HbA1c、FINS、HOMA-IR(r=0.564、0.619、0.592、0.586、0.643,均P<0.001)与妊娠结局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代谢指标筛查对于子痫前期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异常的糖代谢指标可能会造成子痫前期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同时还可能会提高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临床应加强对子痫前期患者糖代谢的监测与管理,以改善妊娠结局。
盐酸氟西汀治疗不同HSP70表达水平产后抑郁患者的效果观察
徐莉;王枭亚;高博;目的 分析盐酸氟西汀治疗不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水平产后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于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产后抑郁治疗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3.58μg/L为HSP70的临界值,将HSP70<3.58μg/L的62例产后抑郁患者作为低表达组,将HSP70≥3.58μg/L的73例产后抑郁患者作为高表达组。两组均使用盐酸氟西汀进行治疗。检测两组产后抑郁患者神经递质水平、治疗前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婴儿照顾能力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高表达组多巴胺(DA)(2.74±0.51)μmol/L、5-羟色胺(5-HT)(150.31±17.28)μg/L、去甲肾上腺素(NE)(36.48±5.26)ng/ml、后生理机能(PF)(36.18±5.74)分、社会功能(SF)(5.14±1.43)分及精神健康(MH)(16.27±2.08)分均低于低表达组[(3.87±0.69)μmol/L、(189.27±20.39)μg/L、(41.21±6.21)ng/ml、(44.21±6.01)分、(6.74±1.57)分及(20.14±2.9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17、12.018、4.791、7.927、6.193及8.847,均P<0.05);高表达组入睡时间(1.32±0.26)分、日间功能障碍(1.45±0.28)分及睡眠效率(1.59±0.33)分均高于低表达组[(0.69±0.15)分、(0.87±0.22)分及(0.81±0.2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841、13.208及16.051,均P<0.05)。高表达组治疗2周EPDS评分(14.37±2.30)分、治疗4周EPDS评分(13.01±2.11)分及治疗6周EPDS评分(10.25±1.64)分均高于低表达组[(13.26±2.21)分、(11.21±1.98)分及(8.78±1.4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44、5.080及5.531,均P<0.05)。治疗后,高表达组照顾知识(17.43±4.99)分、照顾能力(10.89±3.01)分及照顾技术(14.22±4.01)分均低于低表达组[(20.39±5.11)分、(13.42±3.98)分及(17.69±4.4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96、4.199及4.747,均P<0.05)。高表达组总有效率(63.01%)低于低表达组(79.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5,P<0.05)。结论 产后抑郁患者可以使用盐酸氟西汀进行治疗,并且治疗效果显著。相对于HSP70高表达的患者,HSP70低表达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和睡眠质量。
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持续深度镇静镇痛对绝经后期重症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王颖;陈思思;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持续深度镇静镇痛对绝经后期重症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4年7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绝经后期重症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颅内血肿清除术组(血肿清除术组)和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持续深度镇静镇痛组(联合组),每组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镇痛镇静、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血肿清除术组(7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2,P<0.05)。干预前,血肿清除术组和联合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联合组NIHSS评分、RASS评分分别为(10.01±0.60)分、(1.66±0.14)分,均低于血肿清除术组的(15.86±1.11)分、(3.34±0.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780、34.010,均P<0.05)。干预前,血肿清除术组和联合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联合组GCS评分、GPS评分分别为(13.01±1.60)分、(4.04±0.43)分,均高于血肿清除术组的(9.86±1.01)分、(3.33±0.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70、8.850,均P<0.05)。干预前,血肿清除术组和联合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ADL评分为(76.47±7.27)分,高于血肿清除术组的(69.33±6.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2,P<0.05)。与血肿清除术组对比,联合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肺部感染、谵妄及脑缺血人数均明显减少,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00%)低于血肿清除术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2,P<0.05)。结论 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持续深度镇静镇痛对绝经后期重症脑出血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预后。
妊娠期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Hcy TPOAb及TgAb水平与母婴预后的关系分析
潘军平;蒋桂芳;薛青凤;目的 探讨妊娠期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对母婴预后的预测。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湖州市吴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妊娠期并发甲减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孕妇75例为对照组。将观察组中母婴不良预后患者作为预后不良组,母婴预后良好患者作为预后良好组。酶循环法检测血清Hcy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POAb、TgAb水平,并记录母婴结局。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Hcy、TPOAb及TgAb水平对妊娠期并发甲减患者母婴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12.32±3.05)μmol/L、TPOAb(81.24±13.34)IU/ml及TgAb(84.36±14.15)IU/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9.81±2.56)μmol/L、(28.65±5.83)IU/ml及(12.48±2.06)IU/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59、31.284及43.534,均P<0.05)。观察组母婴不良预后发生率(28.00%)高于对照组(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72,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Hcy(14.93±4.38)μmol/L、TPOAb(85.18±14.69)IU/ml及TgAb(88.79±15.11)IU/ml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11.25±3.22)μmol/L、(76.37±12.16)IU/ml及(81.48±13.83)IU/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02、2.655及2.003,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cy、TPOAb及TgAb联合检测的AUC为0.909(95%CI:0.843~0.975),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妊娠期并发甲减患者血清Hcy、TPOAb及TgAb的表达水平与母婴预后有关,母婴预后不良患者血清Hcy、TPOAb、TgAb水平较高,且血清Hcy、TPOAb及TgAb联合检测预测妊娠期并发甲减患者母婴预后的价值较高。
































































































































































































































































































我国宫颈癌流行病学特征和高危因素分析
刘慧强;目的探讨宫颈癌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引起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37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选取120例患者以及同期12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探讨引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结果随着年份的上升宫颈癌患者的年龄除了2012年,其余年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0.01);各年份汉族宫颈癌患者显著多于其他民族,城镇明显少于农村;宫颈癌新发病例数随文化程度的上升而明显减少;FIGO分期中以II期最多;鳞癌及中分化程度宫颈癌最多见;月经初潮年龄、初次性行为年龄、性伴侣个数、人工流产次数、高危型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呈明显上升趋势,文化程度越高,宫颈癌新发病例数越少,鳞癌及中分化程度宫颈癌最多见。月经初潮年龄、初次性行为年龄、性伴侣个数、人工流产次数、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独立高危因素。
我国宫颈癌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
王宇;宋淑芳;刘凤;<正>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妇女健康及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第4位[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宫颈癌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据2014年发布的一项1998-2008年我国宫颈癌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2]。近几十年,在我国宫颈癌"三阶梯"筛查法的广泛普及、"两癌"筛查的大力推广及宫颈癌普治工作的开展下,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医学知识的
孕妇心理需求及分娩过程的心态调查
赵有业;关俊;谢华;<正> 笔者采用问卷式调查方法,对在阜新市四所医院就诊的206名孕妇的心理需求及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共200份,收回198份,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95%. 调查结果:孕妇主要是对健康检查和卫生保健的心理需求较强烈.其健康检查的心理,在妊娠早期主要是想通过健康检查证实自己是否妊娠,希望知道早孕症状及孕期的
中国部分城市已婚妇女妇科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
刘克玲,张德英,王临虹,赵更力,周敏目的 了解城市已婚妇女妇科常见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 15个省、市的 10 0个社区 ,抽取已婚妇女 995 1例进行问卷调查 ,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应用 SPSS/ 10 .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妇科常见病患病率顺序依次为生殖道感染 42 .9%、月经紊乱 34 .5 % (未绝经者中 )和痛经15 .5 % (未绝经者中 )、盆腔肿物 3.9%、子宫脱垂 /阴道壁膨出 1.1%。年龄轻者 ,无业或从事服务行业 ,初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 ,人均收入低于 30 0元 ,居住在华西南和华中地区 ,使用 IUD避孕以及采用非淋浴的方式洗澡是生殖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年龄较大、居住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及有人工流产手术史为盆腔肿物发生的危险因素 ;痛经的发生与年龄较小、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人均收入较低 ,以及未用 IUD避孕等因素有关。多次人工流产与月经紊乱有关。结论 防治妇女生殖道感染应为今后妇女常见病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并要提高节育期妇女的避孕保健服务质量。
中国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进展
李颖,程怡民,黄娜,郭欣,王献蜜女大学生对肥胖认知状况及减肥行为
张新定;吴华;张庭华;目的:了解女大学生对肥胖的认知状况及其减肥行为,为正确指导女大学生科学减肥和促进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身体测量、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女大学生的体重指数、减肥行为及肥胖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女大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94%和1.92%;对自身体型的判断正确率低,且多数判断具有超重或肥胖倾向;对肥胖相关知识的认知比较片面;40.09%的女大学生尝试过减肥,其中77.89%的女大学生因对自身体型不满而减肥;减肥方法主要为节食(39.30%)、运动(27.47%)和调整饮食结构(25.90%);女大学生减肥成功率仅为14.22%。结论:女大学生是不良减肥行为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人群,建议在女大学生中有针对性的开展肥胖与健康知识教育以预防和控制女大学生的不良减肥行为。
我国宫颈癌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
王宇;宋淑芳;刘凤;<正>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妇女健康及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第4位[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宫颈癌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据2014年发布的一项1998-2008年我国宫颈癌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2]。近几十年,在我国宫颈癌"三阶梯"筛查法的广泛普及、"两癌"筛查的大力推广及宫颈癌普治工作的开展下,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医学知识的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诊断与治疗进展
李泽钧;刘守桓;石雪雯;张一弛;周艾林;滕腾;李雪梅;周新雨;<正>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指发生在未成年时期,以显著而持续的情绪失落、兴趣缺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疾病,具有识别率低、治愈率低、自杀率高等特点,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我国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但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不明。因此,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筛查、诊断及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篇综述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临床指南,总结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筛查、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和影响因素研究
阿斯木古丽·克力木;孔杜斯;卡迪丽亚·吾马尔;目的:探讨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病因和影响因素,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PSQ行为量表、ADHD诊断标准表对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儿童进行儿童多动症的筛查和诊断,将其作为ADHD组(30名),选取年龄、性别与ADHD组相近的正常学龄儿童作为对照组(30名),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同时进行绘人测验、体格发育、营养状况和多动症背景调查。结果:ADHD组与对照组两组儿童年龄范围是男6~11岁,女6~7岁,30例ADHD患儿中男27例占90%,女3例占10%,男女比例为9∶1。两组儿童智商(IQ)、体格发育等级和营养状况均在正常范围内并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母亲孕期环境污染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儿童母亲围生期发生的铅中毒、有毒物接触、儿童偏食及母乳喂养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脑外伤、窒息、跟亲属类似情况、父母感情不和的发生率两组儿童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DHD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围生期情况、家庭、心理因素、营养和饮食因素有关。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0